鲁迅和茅盾

鲁迅的爱情观:20世纪二十年代的爱情观念

说在前面

说点文化含量高点的话题,免得显得我太理工直男了。

现在的学生喜欢炫鲁迅,可能是认为初高中把鲁迅读完读懂了吧,但这些只读过《朝花夕拾》和鲁迅那几部小说的学生离了解鲁迅还差一个张爱玲。我这样说不是想歧视这群学生,而是想还鲁迅先生一个真实的模样。鲁迅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奠基人,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但他不仅仅是一个革命家,他还是一个真正的思想家。

革命家是主导和推动革命的战士,是革新理念的坚定维护者,是以身试法的坚定勇士。而思想家则是用思考作为工具的智者,是世界上最相信思想的力量的人,他们会坚定地支持一种理念,但也会时不时批判和修正理念。鲁迅则是一个带有革命气质的思想家

想要了解鲁迅的思想家气质,得从他的一部爱情小说读起...

‘五四’的爱情观

20世纪二十年代是众所周知的动荡的年代,与此同时的思想界更是掀起无数风浪。今天我想说的是鲁迅的唯一一篇爱情小说《伤逝》,这是号称是当时的“爱情教材”,透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爱情观念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之所以称《伤逝》为爱情教材,是因为五四运动颂扬的自由恋爱对当时的年轻人来说太新潮了,以至于年轻人没有任何借鉴更不知道自由恋爱该怎么谈。而鲁迅则直接把自由恋爱出来了,《伤逝》就此诞生!

小说剧情

《伤逝》所描述的是一段进步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男的叫涓生,女的叫子君。两人因为接受了当时的新念爱理念,冲破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牢笼,选择了自由恋爱,因为女方家庭的反对而离家出走,生活在了一起。

自由是自由了,枷锁是没有了,可是两人没有了经济来源,也没有一个彻底的解决办法。这日子过得很艰难,并且两人始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最后选择了分开。

在小说中,涓生是一个受五四精神洗礼的新青年,而子君则是一个冰清玉洁的大家闺秀。他们的相处模式基本上是那个年代的典范,男生是进步青年,女生是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大家之秀。他们谈念爱期间男的始终在恋爱格局占有文化优势,平时聊的也都是外国文学,进步思想,可以说是真正的男性靠知识争取爱情。

但涓生先帮助子君进步,后嫌弃子君甘心守家,一心为家操劳不再进步,进入家庭后变得庸俗,最后选择分开。涓生投身革命,子君回家听父命,宛若这段感情从未出现。

‘五四’青年的爱情观

在理解这篇小说前,一个背景知识可能会帮助你思考。《伤逝》创作于1925年,当时的鲁迅正在和学生许广平相恋,熟悉鲁迅的读者一定知道,许广平是鲁迅的第二任妻子并且一直相伴到鲁迅去世。换句话说,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是成功且浪漫的,但为何鲁迅同期创作的作品是以悲剧收尾呢?这可能是这篇文章最想回答的问题。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爱情小说,但这部小说不是只在说爱情而是在对‘五四’运动所提倡的思想进行反思。这就是鲁迅思想家的气质,他是主导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革命家,但也是当时第一个对新文化思想进行反思的人。

小说中的涓生经历了“浪漫”-“庸俗”-“放弃”这三个阶段。在小说后半段,涓生已经表示他对子君已经没有爱了,但他可是承诺不背离子君一辈子的,他是一个对子君许下诺言的人。是背弃诺言还是逃避真实感受,放到现在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最后,聪明的子君早就感受到了涓生的情绪,在与涓生的确认后选择了离开。

说中的描写很生动也很发人深省。某日涓生回家,房东说子君的父亲今天把她接回去了。“我不信;但是屋子里是异样的寂寞和空虚。我遍看各处,寻觅子君;只见几件破旧而黯淡的家具,都显得极其清疏,在证明着它们毫无隐匿一人一物的能力。我转念寻信或她留下的字迹,也没有;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却聚集在一处了,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圆。这是我们两人生活材料的全副,现在她就郑重地将这留给我一个人,在不言中,教我借此去维持较久的生活。

我想,读到这一段,任何人都会反思,为什么这段爱情就这样消失,究竟是谁做错,抑或是他们是不是都没有做错?

后世有很多说法,有分析政治时局的分析,有男女观念的分析,也有封建思想和新文化对冲的分析,可以说是要什么分析有什么分析。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分析,我们需要一个能帮我们理解当时的青年难以适应自由恋爱的原因。许子东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似乎给出了原因,许子东认为要思考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当时的年轻一代的爱情观是怎样的,从爱情观出发思考感情的离和,似乎是最合乎情理的一个思路。

鲁迅的爱情没有失败,但他却给出了一个失败的模版。或许鲁迅是在那个思想喷涌的年代给了当世年轻人一个告诫:自由恋爱是好东西,但不是简单的东西,它是否比包办婚姻好并不取决于制度而是取决于人。自由恋爱是把谈情说爱的门槛拉高了,并不是把爱情变简单了。

许子东认为想要看明白那段时候的爱情观念不能只看鲁迅,还得看看别的作家的思考。1928年,也就是在《伤逝》出现的三年后,叶圣陶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出版了,而在16年前,徐枕亚就写过一部非常出名的小说《玉梨魂》。

这一段时期的小说无一不是在讲一个故事。男主角拥有先进的格局以及更高的文化底蕴,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个温婉可人,知书达理的闺秀来“拯救”。具体套路大概都是,男主角像老师一样带着女主角一起进步,谈泰戈尔,伊孛生和雪莱,聊人生哲学和意识觉醒,最后组成家庭。但在家庭中女主角往往会归于庸俗,屈身于家务,最后男主心灰意冷而去。这类的小说同时具备了爱情、教育、启蒙的作用,旨在反应当世新旧观念交锋下的失败案例。

值得玩味的是,这些故事的共通点可以概括为三个:

  1. 男主角都是书生、知识分子,他们主要不是以财富或者颜值赢得女人的心,而是以知识、才华、青年热情来吸引女性。
  2. 女主角大都也有文化追求(女工陈二妹也尊重看书的人),都是非常美丽、善良、玉洁冰清。
  3. 他们的恋爱,总有原因不为世俗所容。

这似乎是20世纪二十年代的标配,是那一段时代的主旋律。更是那一个年代年轻人在思考和憧憬爱情的样子。但这些思想家和作者们都在用故事提醒年轻人,你们可以为自由的爱情欢呼了,但不要忘记还要为眼前的生活,自由恋爱是为真正独立的青年男女准备的,不是为那些身体在新时代而思想在旧时代的人准备的。

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推断出为什么涓生,子君等情侣走不到最终的幸福,因为当时的进步男性总想着带着女性走出封建礼教,但碍于观念的固执以及社会对新思想的排挤,真正选择自由恋爱的情侣往往是很脆弱的,因此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自由婚姻是很脆弱的,在一个这样的思想交替的历史窗口,一段稳定的自由恋爱或许更有可能是一个奢侈品。

小结

现在看来,鲁迅的思想非常敏锐,他能在五四精神最热火朝天的时候冷静下来批判地看待新思想所处的窘境,这大概就是一个思想家才有的对待思想的态度和洞察力。鲁迅能在自己明明是一段美好的爱情中构思出一段爱情的悲剧,也只有思想家才能做出如此克制的一面吧。

但是,我在读《伤逝》等一种类似的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小说所传递出的观念和我作为现代的思想有很大冲撞。为什么你男主角总是进步的那一个?为什么男女的之间总是一副老师教学生的模样?为什么总是男主角嫌女主角放弃进步了就抛弃了这段感情呢?为什么故事的结局总是男主角终究去赶赴革命,而女主角都回去守旧闺房了呢?为什么他们都重复着“热恋”到“家庭”到“分手”,就是一个从“浪漫”到“庸俗”到“失败”的过程?为什么“恋爱—教育—启蒙”的格局从来都是男主角对女主角施加的呢?

直到我读到茅盾的处女作《创造》,这些疑惑就慢慢得到了解决。

“创造”妻子

读民国时期的精神面貌只读鲁迅那就对当时的文学家们太不尊重了。鲁迅并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对每时每刻每件事都洞悉地透彻,他是的文字是“匕首”但只是对当时政府的匕首。对于当时的年轻人的爱情观念,我们需要多个维度甚至是多个高度的视角来观察,因此读一读茅盾的《创造》就非常必要了。

《创造》概括

小说是以男主角君实作为视角开始的,君实是一个有钱有文化的人,但找不到合意女人,因此他想:“社会既然不替我准备好了理想的夫人,我就来创造一个!”,其实“创造”这个词用得比较讽刺。男女相爱,互相影响有可能,有意改造已不妥,何况“创造”?

文中男人“创造”女人的方法是读书,还是读古今中外“先进文化”代表作。女主角娴娴,家境很好,父亲颇有道家风范。和君实在一起一开始拖手都害羞。但经过文化启蒙,后来走在街上也敢和君实kiss了。在龙华坐在一棵树下,桃花掉进领口,也非常享受。之前一点也不关心政治,在丈夫引导下读了罗素、马克思,后来主动参加妇女解放运动。

这本小说最值得玩味的地方是男主人公的“创造”成功了。新知识、新观念明显改变女生三观,女生几乎活成了一个标准的“五四”青年样子。但这个“创造”实际上又过于成功了,日后的女生现在再也不听男的教育辅导了,准确的说是女生已经看不起男生现在的思想境界了。

最后男人早上醒来很失落,女人性感肉体就在旁边,心却再也不在他的身上。小说的结尾很有象征性,女人洗完澡从另外一个门走掉了,叫家里工人传话:“她先走了一步了,请少爷赶上去罢。……倘使少爷不赶上去,她也不等候了。”

转折

引用许子东的评论:“放回20年代看,《玉梨魂》也好,《伤逝》《倪焕之》也好,男的始终在恋爱格局占有文化优势。涓生、倪焕之等,都是先帮助女人进步,后嫌弃女人不再进步,进入家庭变得庸俗,所以阻碍了他们的忧国忧民。从“热恋”到“家庭”到“分手”,就是一个从“浪漫”到“庸俗”到“失败”的过程。但茅盾的处女作把这一种“恋爱—教育—启蒙”的格局反转过来了:启蒙结果是学生超过了老师,然后就要抛弃,甚至可能打倒老师。怎么办?再放到整个20世纪中国小说知识分子与民众关系的背景上,这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1]

鲁迅认为,自由恋爱的困难在男女思想的有很大的落差,两个人想要独立地面对他们的爱情需要克服很多思想观念的束缚。但在茅盾看来,思想的落差在年轻一代的青年中似乎在变得可弥补,五四运动的影响在慢慢破解男女之间的思想差距。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茅盾才是明确地看到了五四精神在青年人之间的传递。如果我们结合鲁迅和茅盾的视角,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1930年前,年轻人们尝试追求自由恋爱的人越来越多,但失败的人数也不在少数,与此同时人们却也是在努力克服这个思想变化,可以说1930年是人们的爱情观念转向现代爱情观的一个拐点。直到今日,我们的社会对自由恋爱如此习以为常,其实也正是顺应了这个变化的趋势。

从爱情观的平等观

如今再看《创造》,生活在现代的人可能看出了女性的弱势封建思想的束缚等等,但这都是只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和问题了,我们能做的就只是用现代的眼光来检验现代的问题。这两篇小说其实能让我们重新思考男女平等的问题。从那个年代的视角来看,平等不是建立在财富,身份和地位上的,而是建立在思想先进的程度上。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史你会发现几乎都是男性在宣传新思想,女性更多的是在摆脱旧思想,两性之间总是差了一步。但通过《创造》我们能窥探到这波洪流中的例外,女性一旦在拥有了现代思想就不会再回到愚昧和保守,而是毫无保留的大踏步前进。娴娴的先走的决心和果断的留言就已经宣示着她已经不是“创造”前的她了。你认为先走一步的娴娴还会看得惯,世代传下来的三从四德吗?还会看到苟延残喘的民国政府而缄默吗?还会容忍水深火热的人民在动荡的时局下苟且偷生吗?

娴娴不会!任何一个真正践行自主的女性都不会!现代人们喜欢谈论男女平等,认为现在的平等和民国时期的平等有本质区别,其实不然。看了1930年的细节,你会发现现在歌颂的男女平等和当时没区别,因为平等是由女性群体的思想决定的。现在女性们爱谈论独立和自己养活自己,但仍然不够,女性还要多走一步,这一步就是:责任感

养活自己只是不会被压迫,而拥有独当一面的责任感才是坐在谈判桌上谈平等的底气。不管中国的哪个地区都是对男孩子的要求更苛刻,人们在说道男孩的时候永远不会停留在“养活自己”这个层面,而是“养活家庭”的层面。人们习惯性地认为一个家庭男性付出更多是应该的,而女性则是高要求。其实不平等就是在这儿!在民国时期,女性之所以被压迫就是因为当时的家长对女性的要求比现在更低,当时的女性甚至不需要达到养活自己的标准,只要能像子君一样照顾好家庭内务就好。如果你认为当年对女性的要求低了,那你就应该相信现在相比于男性的标准要求对女性的也低了。

现代化的社会是按照贡献和创造的价值来衡量一个人对社会的重要程度,没有哪个年代比现在更尊重贡献的价值,也没有哪个年代更尊重权利与付出的等价交换。一个群体在现代社会想要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权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就是这个群体努力的方向。

想要真正的让女性在社会中获得与男性一样的权利,和男性拥有一样的责任感是谈论平等的基础。如果有一天你还听到有人对女性的要求只是独立自主就好,那你就可以大方地棒喝ta:你已经在贬低女性了!

现代的女性不只是有林黛玉的柔美,更应该有鲁迅般锐利的思想,有经天纬地的气魄,独当一面的勇气,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女性形象!

对思想,意志,智慧以及责任的要求从来没有带有性别色彩,男性能做到,女性一样能做到。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独立自主,独善其身的职场女性,还有治国安邦,经天纬地的女豪杰。真正的英雄豪杰应该人生由我,而伟大的国家应该人人如龙。


  1. 许子东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1929 茅盾《创造》《动摇》P144 ↩︎